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插头 >> 插头发展 >> 正文 >> 正文

线路故障导致SFCS维护信息的分析与排故

来源:插头 时间:2022/6/14
北京治白癜风症最好的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7957719611034263&wfr=spider&for=pc

作者:卿至伟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A襟翼系统工作原理以及SFCS维护信息触发原因,结合实际排故情况,针对故障线路长度较长的情况进行排故优化,以期提升排故效率,缩短针对长导线排故的整体工时。

关键词:襟缝翼;SFCS维护信息;线路更换

0引言

现代民航客机的各系统部件的可靠性都比较高,线路可靠性相对于可拆装部件可靠性更高,所以在日常维修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线路故障次数较少,许多航线维修人员都没法像部件拆装一样积累较多施工经验,本文结合某航一次SFCS维护信息故障排故,分析故障原因,总结归纳一些施工技巧。

1襟翼系统介绍

为了在起飞和着陆过程中提升升力,A飞机配置了4个襟翼和10个缝翼,分布在两侧机翼上。两部SFCC监控和控制襟翼工作,当操作襟缝翼控制手柄时,作动指令经SFCC通过PCU控制使襟缝翼运动至目标位置,PCU上的仪表位置传感器反馈位置信号至EIS显示襟翼位置;反馈位置传感器收集PCU的输出轴位置信息、不对称位置传感器收集襟翼位置或速度信号反馈至SFCC用于监控系统工作状态;一个互连支柱连接内侧和外侧襟翼,如果这个支柱超出移动极限,临近传感器会发送信号以停止襟翼活动,此次SFCS维护信息故障线路正是出现在这个临近传感器到LGCIU的线路上。

2排故过程

某航A飞机通过AIRMAN监控到飞机有SFCS维护信息,对应故障信息为FLPRHPROXSNSRCVORLGCIU2和RFLAPDISCPROXSNSR(40CV)/LGCIU2(5GA2),SOURCE:LGCIU,根据TSM描述,可能故障件有SFCC、右侧襟翼支柱传感器40CV、线路等;航后排故时完成了SFCC1和2的襟翼通道测试,均正常,完成LGCIU2自测试时,故障信息与远程监控一致,之后为判断故障本机对串了LGCIU1和LGCIU2,此时两部计算机自测试均有对应襟翼传感器的信息(这个细节非常重要),原件串回后再次测试又只有LGCIU2自测试有相关故障信息,对串38CV和40CV传感器插头后测试故障未转移,判断传感器没有问题,随后参考AWM对LGCIU2至40CV传感器之间的线路进行测量,发现40CV传感器的VC插头B针到LGCIU2的AA底座6B针之间的线路为断路,判断导致该故障的原因应该是单个传感失效,因对应另外一侧的39CV传感器正常,故只触发了维护信息。

当发现整体线路异常时,常用的方法是使用2分法来缩小故障范围,且可将重点放在线路经过的移动部件的方向,线路由于振动、位移造成磨损失效是线路故障的常见形式。虽然此次故障由LGCIU至襟翼传感器线路整体较长,路径上中间位置的插头较难接近,在目视可及线路无异常时,还是建议首先接近靠近中间位置的插头,或者选择距离线路活动部分最近的插头完成分段测量。本次排故第一次选择了从两端易接近部分往中间量,多花费了一些时间,最后还是要接近位于客舱地板下较难接近的插头,多花了不少时间。通过隔离,确定VC的20针至VC的B针这段线路异常(如图1),虽然经过了隔离,但是这段线路长度仍长达6.9米,且其中还经过了增压区与非增压区之间的压力封严VP(如图2),此封严非线路插头,仅为线路通道,为密封在通道中注胶,若破坏封严后续恢复也相对困难,线路整体更换可行性较低,那么就得再缩小故障线路范围,在确认线路施工所需接线片有料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从线路中间剥线的方式,再次使用2分法,缩小故障线路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虽然ESPM没有明确对M类(其他类)线路使用接线片数量做明确要求,为了减小施工风险和避免影响整体线路阻值,还是建议以G类(供电类)线路的最多使用3个接线片的限制作为施工要求。

图1

图2

剥线点的选择一定要结合手册和现场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剥线点要易接近、有足够的压接空间、非可移动的点,如果需要剥两个点以上,那么每个点之间的距离也需要合理评估;在此次排故中,经过与线路安装图纸和现场综合评估,选定了图3中红圈两个位置点作为剥线点,这两个点位因为是分线点,所以有部分导线没有被编织保护套覆盖,且由于有安装支架的缘故,周围施工空间也足够,通过再次剥线测量后,将故障线路精确在起落架区域约2米左右的范围内,因这段线路安装在编织保护套管内部,管路内部无易拉得固定,所以在将线路从剥线处剪断后,使用长度适宜的扎绳捆绑固定故障线路一端,将故障线路拉出,确认该线路烧断(如图4),最后再通过扎绳将替换的新线路拉入套管内,截取合适长度线路,完成压接,恢复后测量该段线路整体阻值恢复正常,线路修复完毕。

图3

图4

给飞机上电后,发现虽然线路恢复正常,但是LGCIU2测试故障依旧,再次本机对串LGCIU1和2之后,故障转移,所以此故障不仅线路异常,且计算机也出现问题,所以才出现排故初始对串LGCIU计算机后两部计算机自测试均出现故障信息的情况,更换LGCIU2后,该故障得以完全排除。

3总结

通过此次对SFCS维护信息的排故过程不难发现,2分法在没有专用测试断点的工具时仍然是简单高效的线路排故手段,当遇到较长线路故障时,应当优先选择线路中间或者最靠近线路可活动区域的插头开始测量,如果中间部分的插头比较难接近,也应当优先选择接近该插头,而非从两边开始慢慢往中间测量,这样可能出现费时费力而判断故障效率还低的情况。对于串件后发现故障信息同时出现在两个系统中,串回后又恢复的情况,应当意识到计算机也可能故障,此次线路故障很有可能是由于计算机内部襟翼传感器环路突然故障导致供电异常将线路烧断导致,对于此类线路问题,对应系统的计算机也应该仔细检查,提早备件。线路施工方面,除了需要注意接线片的使用数量外,压接质量和热缩保护也非常重要,完成线路修复后,要确保线路阻值没有较大增长,否则可能出现线路发热的情况。

参考文献:

[1]AircraftMaintenanceManualRevisionDate:01-May-

[2]AircraftSchematicManualRevisionDate:01-May-

[3]TroubleShootingManualRevisionDate:01-May-

[4]AircraftWiringManualRevisionDate:01-May-

[5]ElectricalStandardPracticesManualDate:01-May-

编辑:邹东霖

投稿邮箱:dl.zou

hnair.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