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张杰实习生刘可欣摄影陈羽啸
年轻人往往最敏锐感受到媒介革命带来的益处。但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如何建立自己的主动性,也是值得年轻人思考的课题。
4月18日,在封面新闻举办的“阅读挖掘宝藏,让文学滋养人生——名人堂获奖作家、诗人阅读分享会”主题活动上,作为到场的获奖作家中唯一的一位90后,程川在听完阿来、李亚伟、蒋蓝、凸凹、胡亮等前辈的分享后,也表达了自己的思考。
“我平时在网络上看视频比较多。但今天听了各位老师的发言,我对自己的做法有点忐忑。不得不说,相对于文字来说,网络上的大量视频,都是在顺从我们的惰性。”程川表示,如果说文字是根基性的,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那么网络上的大量视频,都是经过刻意的工业式的处理,一次性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人们在观看视频时,是被动的接受信息的灌输。
从陕西来到四川的90后程川,有一种少年老成的质朴、稳重和深沉。读高中时的他,遇到一群同样喜欢文学的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开始读诗。“在我们那个比较偏僻落后的小县城,我们能读的诗集,都不是很新的作品。但是依然深受影响。”随着阅读的深入,程川开始了自己的写诗之旅。从高中开始写诗程川,也因自己的优秀诗作,获得专业评审的认可,获得“名人堂.年度十大诗人”称号。
身为一名青年诗人,同时也是一名出版社的编辑,程川有很大一部分阅读是跟职业相关。但写作是他的强烈爱好。从阅读他人,到写作自己,经历过怎样的信息、营养的转换?
对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程川也用诗一样的语言说,“阅读能够实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一种禁地,而写作是一种满足我们的某种需求。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很像是一个插座和一个插头通电的那一个瞬间。这个过程中可能是看不到,但是能量的转换是很奇妙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