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问题
最近纱纱妈特别苦恼,因为3岁的宝贝女儿纱纱总爱有意无意地碰触电源插座。
纱纱妈曾从网上的一个知名论坛看到过一个很火热的帖子,帖子上写了因为一时疏忽而让宝宝碰到插座猝死的故事。纱纱妈很害怕,生怕这样的事也发生在自家宝宝身上。
可是,纱纱妈对纱纱劝也劝了,骂也骂了,有时甚至还动了两下手,但纱纱依旧爱摸那个电插座。
有一次,妈妈发火了,纱纱“哇”地一下大哭起来,边哭边叫道:“妈妈,为什么不让我摸插座?”
好奇宝宝分析
知名的教育专家蒙特梭利认为,两样东西和人的智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那就是舌与手。当一个儿童能自由使用他的手时,手就成为他的智慧工具。
人首先是通过手来占有环境。婴儿用自己的第一个能运动的器官“舌”来认识了“手”——他会不停地吃手。当婴儿第一次把小手放入口中时,肯定有异常欣喜的感觉。
而当幼儿第一次有意识地向外界物体伸出手时,他对世界的探索就由此开始。自那以后,幼儿几乎是见圆的就拧,见方的就按,见线就拽。插座、电视、洗衣机等都可能成为他探索的对象。
当空间敏感期到来后,幼儿在使用手的同时还会建立起空间的概念,也就是喜欢插东西,将磁带插入、关上、打开……反复进行。幼儿也有可能把手指放进插座里,因为他觉得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种探索。
但成年人很害怕幼儿的这些行动,他们喜欢说“不要动”或“安静下来”等等。但是不让幼儿们行动,就等于不让儿童思考。
从种种事例来看,对处于活跃期的幼儿们而言,似乎很难停下来。
错误解答
答案一
当然不能摸。有电,危险,不能再碰了,知不知道……
对于低龄幼儿来说,妈妈的激烈反应只会让他觉得有趣。越是禁止,幼儿越会反着来,因为觉得妈妈的“凶巴巴”的眼神和焦急难耐的表情,会越发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答案二
宝宝乖,电插座是有电的,一旦被电触到了就会很危险。宝宝的皮肤会很疼,身体也会觉得不舒服,头还会很痛。记住了没有,一定不可以摸插座……
也许刚开始说这样的话,宝宝还能听进一二。可妈妈的声音过于温柔,宝宝就会认为还有反抗的可能。时间一长,宝宝就把妈妈的话抛到了脑后,又笑嘻嘻地把手伸向了电插座……
答案三
宝宝,妈妈说过了,不能碰这个,一定不可以碰,再碰的话不是好孩子,妈妈就不理你了……
听到这句话后,有的宝宝会咬着手指头看着妈妈,然后示威似地把插头拔掉了。宝宝平时沐浴在妈妈的爱和温暖里,突然间遭遇了威胁性的话语,难免“恃宠而骄”。
而且妈妈不应用“妈妈不理你了”之类的话来刺激宝宝,这只会让宝宝产生逆反,对妈妈心生隔膜,导致信任度降低。
正确妙答
答案一
宝宝,你碰的话妈妈也碰,天,好痛啊——说完这话后,妈妈可装出被电触到晕过去的样子,假装倒在沙发上,让宝宝焦急。
此方法适用于年龄稍小的幼儿。当幼儿看到最依赖的妈妈突然晕倒时,一定会吓得不知所措,有的还会哭起来。他们会跑到妈妈身边,拍打或摸摸妈妈的脸,看看到底怎么样了。
几分钟后,妈妈再装出缓缓醒过来的样子,并指着电插座说“都是它,要不是它的话妈妈也不会晕倒”。幼儿这时会产生畏惧心理,以后再不敢轻易碰触插座了。
答案二
宝宝,我们不摸插座,插座有什么好玩的。来,看看这个,这个玩具上面也有孔孔,比插座好玩多了。
适当转移注意力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宝宝正处在“手认知”的年龄阶段,对新鲜的事物很容易感兴趣。宝宝喜欢用手指去抠孔孔,就给他买有孔的玩具,尽量转移他的注意力,使他忽略插座对他的吸引力。
答案三
来,宝宝,过来帮妈妈的忙,把录音机的插头插进电插座里。要小心一点,一点一点地把插头插进去,这个东西是带电的哦……千万不要用手直接碰或抓插座。
妈妈拿来录音机,细细地告诉宝宝插座孔里是有电的,是录音机需要的,插插头时一定得拿后面的塑料部分才安全。如果用手抓前面两片金属会有危险,湿手去抓插座也会有危险。
宝宝听到后,一定会对这个插座有畏惧感。另外,以后还可经常让宝宝试着插插座,久而久之,宝宝就会明白插座的真正用途是什么,以及插座里的电是有危险的。
温馨小提醒
宝宝喜欢用手玩插座,把手指或硬物用来捅插座的孔,完全是因为他是一个极聪明极可爱的宝宝,他已经开始对这个世界有反应,试着探索这个世界。
只是他对可能造成的危险没有任何概念,这种情况下,妈妈要多留点心,坚决杜绝危险发生。
或者拔掉电源插座,使插座断电,或者在插座上贴胶布,或者买一个对宝宝有保护作用的电插座,再对宝宝耐心地比画和讲解,时间一长,宝宝就明白了。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暖心妈咪瞹果果)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