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东莞首批智能工厂(车间)项目入库名单出炉,14家智能工厂、18家智能车间正式入选。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堂企业同样在加快布局。不久前,位于中堂镇华迅科技园的东莞市宝昌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宝昌实业”),以“工业上楼”的方式开启企业新的发展阶段,并于近期投入多万元采购了一批自动化设备,把自己的车间“武装”了起来。“作为一家专业从事电源线和插头的企业,之所以在普遍困难的情况下持续加大投资,就是看好未来行业的发展预期,以智能化升级重塑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布局未来。”宝昌实业总经理刘华伦表示,今年预期营收相比去年略有增长,达到万元。在宝昌实业的智能车间上方的显示屏幕上,生产线规、线速、线径、米数等数据适时变化,显现出当前极其的作业状态,一目了然。刘华伦介绍,工作人员只需要设定好相应的程序,点击屏幕,一条条纯度达99%的铜丝就通过拉丝机,使横截面、长短、抗压强度等适合产品需要,随后通过单丝绞合等工序达到导电线芯的要求,并随后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包括电源线在内的电线电缆被称为经济的“动脉”,是输送电能、传递信息和制造各种电机、仪器、仪表,实现电磁能量转换所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器材,是未来电气化、信息化社会中必要的基础产品。刘华伦选择从事电源线行业,不仅是看中行业特点,更是因为看重东莞这座拥有万亿级电子信息行业集群的城市,东莞为他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东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都有我们的客户。”刘华伦表示。“出门就是客户”的同时,宝昌实业的铜、PVC等原材料的采购也都在东莞本地可以采购到,东莞完备的产业配套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有别于其他行业的准入“门槛”,对于要发力外贸出口,打通国际市场的宝昌实业来说,要切入电源线和插头领域,要跨过的最大拦路虎是国际认证。作为电器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迈向国际市场,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认证成为必须跨过的第一道关。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宝昌实业已经获得欧盟、北美、日本、韩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检测认证资格。“认证投入了多万元,算是打通了迈向国际市场的准入门槛。”刘华伦说。多个认证获得的背后是技术实力的持续进阶,以及对产品的精益求精。“电源线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车间里的温度、湿度,使用的水质等要素的变化都会对产品的安全性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刘华伦介绍,为此,公司积累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并拥有独立的检测实验室,确保产品的性能达到检测标准。如今,增资扩产的宝昌实业在新厂区加速智能升级、壮大技术能力,不断向产业链中高端大步向前。“新一代工业园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生产空间的加持,更重要是的是产业集群生态,供应商就在附近,让合作效率倍增。”刘华伦说。据悉,目前该园区内有近60家企业,60%为电子信息产业相关企业,其中,上游电子材料与设备占比27%,中游电子元器件占比16%,下游电子应用占比17%,平台产业生态初显,将驱动更多和宝昌实业一样的制造企业,依托平台加速升级迭代,助力区域产业升级。张仕婷张仕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738.html
上一篇文章: 抢滩精致露营等场景用电自由成为可能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