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插头 >> 插头市场 >> 正文 >> 正文

评测一款有着120W输出的桌面充电器

来源:插头 时间:2023/5/27
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213/4337491.html

前言

此前充电头网为大家评测了多款来自AOHiMAGCUBE系列的充电器,MAGCUBE系列作为AOHi充电器家族中的性能产品,造型极客大方,而且都采用氮化镓功率元件,体积控制在同类产品中绝对算得上佼佼者。

而一直以来MAGCUBE系列只有直插充电器,桌面充电器的缺席着实有点遗憾。而本次为大家评测的AOHiW氮化镓桌面充电器填补了这一空缺,2C2A的接口配置,又是桌面快充的一把好手,下面就开始为大家剖析它的性能和功率分配机制。

产品介绍

AOHiW氮化镓桌面充电器包装正面印有产品的外观。和MAGCUBE系列其他产品一样,产品外形很硬朗。

包装内含充电器、电源线和说明书。

附赠的8字电源线采用国标双脚插头。

电源线的长度约为cm。

AOHiW氮化镓桌面充电器本体为磨砂设计,不那么圆润的边角过渡,有种说不出的硬朗感。

充电器的侧面印有AOHi的logo。

另一面则印有WGaN+的字样。

电源线接入口。

接口设计在了正面,两个USB-C接口设置在了正面,呈中线对称,接口的胶芯均采用了黄色,配合金属磨砂色的盖板,科技感满满。顶部则延续了电源指示灯设计。

在通电后亮起绿色指示灯。

而在充电时根据输出功率的不同,这枚指示灯会变色,在慢充时亮起蓝灯。

激活快充时则是橙色灯光。

边缘的过渡也有MAGCUBEWPRO的字样。

充电器的底部则印有参数,型号为AOC-C,支持宽频电压输入,两个USB-C接口支持盲插,最高功率W,并兼容3.3-21V5A的PPS档位,USB-A则最大支持18W功率,在多口使用时最大合计输出W。

充电器的长度约为84.6mm。

宽度约为44.96mm。

高度约为45.18mm。AOHiW氮化镓桌面充电器的尺寸约为84.6×44.96×45.18mm,充电器的体积约为.84cm,以充电器的W功率计算,充电器的功率密度约为0.69W/cm。

充电器本体的重量约为.3g。

和苹果W氮化镓充电器对比。

握在手里还是挺有分量的。

产品评测

介绍完AOHiW氮化镓桌面充电器的外观尺寸,接下来就带大家看一看这款充电器的具体使用体验。充电头网会从协议测试、兼容性测试、充电全程测试、待机功耗测试等方面带大家全方位了解这款充电器。

协议测试

协议方面,使用ChargerLAB的POWER-ZKT读取USB-C接口的快充协议,实测支持Apple2.4A、QC2.0、QC3.0、QC4+、PD3.0和PPS等充电协议。

PDO报文方面,支持5V3A、9V3A、12V3A、15V3A和20V5A五组固定电压和3.3V-21V5A一组PPS电压档位,有着更好的设备兼容性。

而双口同时使用时,PDO有所改变,左侧USB-C接口最大电压档位20V2.25A,右侧USB-C接口最大电压档位20V3.25A。

读取USB-A接口的快充协议,实测支持Apple2.4A、QC2.0、QC3.0、AFC、FCP等充电协议。

充电兼容性测试

兼容性测试环节可以清楚的得知充电器为各个设备的充电情况,充电头网会使用数十款设备搭配充电器进行测试,为读者呈现真实的测试数据。

使用USB-C接口为黑鲨4Pro充电,功率约为17.98V5.14A92.53W。

为红魔6Pro充电,功率约为18.24V5.14A93.93W。

为iPadPro充电,功率约为14.88V2.12A31.67W。

为MacBookPro充电,功率约为19.74V4.65A91.85W。

为SwitchTV底座供电,成功触发TV模式,功率约为4.68W。

为米家手钻充电,功率约为8.91V1.5A13.39W。

将数据整理入表,充电器兼容性不错。

将充电功率从高到低排序,制成柱状图方便大家直观的比较不同设备间充电功率的差别。

使用USB-A接口为小米11充电,功率约为8.79V1.87A16.45W。

USB-A接口的充电表现同样让人满意。

将充电功率从高到低排序,制成柱状图方便大家直观的比较不同设备间充电功率的差别。

使用USB-C和USB-A接口同时为MacBookPro和三星S20Ultra充电,功率分别为90.02W和8.68W,合计功率98.7W。

使用两个USB-A接口同时为三星S20Ultra和小米11充电,充电功率分别为14.47W和4.83W,合计功率19.3W。

使用两个USB-C接口同时为MacBookPro和MacBookPro16充电,功率分别为56.31W和43.4W,合计功率约为99.71W。

使用一个USB-C接口和两个USB-A接口同时为MacBookPro、三星S20Ultra和小米11充电,充电功率分别为63.17W、8.67W和7.65W,合计功率79.49W。

使用两个USB-C接口和一个USB-A接口同时为MacBookPro、MacBookPro16和小米11充电,充电功率分别为56.33W、43.44W和4.88W,合计功率.65W。

使用两个USB-C接口和两个USB-A接口同时为MacBookPro、MacBookPro16、三星S20Ultra和小米11充电,充电功率分别为18.84W、56.36W、2.52W和7.64W,合计功率85.36W。

充电全程测试

对于充电器为设备充电全程的测试,此次采用的是为MacBookPro充电,来看测试数据。

这是使用充电器的USB-C为MacBookPro充电全程的数据变化情况,全程共分为四个阶段,于2小时13分充电结束,最高功率为19.74V4.63A91.58W。

将充电全程绘制成曲线图,可以看出半小时充电42%,1小时充电77%,完全充满需要2小时12分。

待机功耗测试

充电器如果经常插在插座上不使用也是会耗电的,只不过非常小而已。很多读者都想知道充电器如果一直插在插座上是否浪费电,待机功耗测试环节就是为了解答这个问题。

经过功率计测试,充电器在V50Hz的空载功耗为0.W,换算下来一年损耗的电能约为2.17KW·h,若市价电为0.6元/KW·h,则充电器一年的电费约为1.3元左右。

V60Hz时的空载功耗为0.W,换算下来,一年损耗的电能约为1.55KW·h,若市价为0.6元/KW·h,则充电器一年的电费约为0.93元左右。

转换效率测试

充电器本质上是一种转换设备,过程中会有损耗,以热量的形式散发出来。我们平时看充电器上面的参数输出W或者65W是充电器可以为设备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但充电器从插座上汲取的功率往往要更大一些,下面是充电器在V50Hz和V60Hz交流输入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了转换效率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V50Hz下,将充电器在各个电压档位的输出功率拉满进行测试:五个档位测得插线板AC端输入功率和USB端输出功率,通过计算,可得充电器的转换效率从85.32%到90.32%不等。

V60Hz下,充电器的转换效率从86.43%到89.52%不等。

纹波测试

由于充电器中采用开关电源,变压器次级输出的并非直流电,需要经过整流和电容滤波输出,也就是充电器输出会存在纹波。充电头网采用示波器测试充电器输出的纹波值,与国家标准进行比对,检测充电器的输出质量。纹波越低,充电器的输出质量就越高。

这是使用充电器在V50Hz交流输入下的纹波测试,纹波测试分为空载(柱状图中Y轴电流为0A)和重载(柱状图中Y轴电流为非0A)两种,最高为76mVp-p,充电器处于9V3A输出;最低为20mVp-p,充电器处于20V0A空载状态。

V60Hz下,最高为82mVp-p,充电器处于5V3A输出状态;最低为18mVp-p,充电器处于20V0A空载状态。

纹波测试小结

国家标准中充电器纹波要求是不高于mVp-p,AOHiW氮化镓充电器在V60Hz、V50Hz输入电压下,所有输出功率纹波峰峰值均低于mVp-p这个标准,表现不错。

温度测试

前面提到充电器工作时会涉及到效率转换的问题,其中的损耗电量绝大多数以热量散发,所以充电器长时间工作的发热情况也是测试的重要一环。让充电器以W功率持续输出一小时,采集充电器表面温度,实验全程将充电器置于25°C恒温箱当中。

首先来看看在V50Hz的市电环境下,充电器的温度表现。

一小时后充电器的两个面最高温度66°C。

另外两个面最高温度为66.3°C。

再看看V60Hz的市电环境下。

一小时后充电器的两个面最高温度64.4°C。

另外两个面最高温度为63.9°C。

充电头网总结

AOHiW氮化镓桌面充电器表现继承了MAGCUBE系列一贯的硬朗外观,灰黑配色让整体的质感低调大气,而性能同样毫不逊色,多口输出最高W的能力,妥妥的桌面充电全能选手。1.5米长度电源线,让充电器告别插排也能轻松使用,更能避免拉拽导致充电器接触不良。

协议方面,实测支持Apple2.4A、QC2.0、QC3.0、QC4+、AFC、FCP、PD3.0和PPS等充电协议,USB-C双口支持盲插W,USB-A接口则最大18W,同时兼顾了新老设备的兼容性。多口使用时功率分配才是决定体验的重中之重,这款充电器支持多台设备同时快充,实测功率分配智能,一如MAGCUBE系列的其他充电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