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插头 >> 插头发展 >> 正文 >> 正文

清明放假通知

来源:插头 时间:2022/6/4

清明放假通知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

清明节来临之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现将年清明节放假事项通知如下:

放假时间:

4月3日(星期日)——4月5日(星期二),共三天。

4月2日(星期六)上星期一的课,4月6日(星期三)正常行课。

关于清明

了解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由来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习俗

1.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

2.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

3.放风筝风筝又称纸鸢、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4.荡秋千荡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

5.扫墓祭祖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

温馨提示

清明节将至,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文明祭扫工作,共同守护好我们的绿色家园,结合实际,我校发出倡议,希望您务必高度重视,提高森林防火意识,并切实教育管理好家人及子女,做好以下工作:

防疫安全

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28个省份相继出现新冠,吉林、上海、黑龙江、福建、江苏等地尤为严重。

家长必须充分意识到本轮新冠的严峻性,提高警惕,做好防护,把病毒挡在家门外。

远离中高风险地区

目前,全国高风险地区共60个,中风险地区共个,涉及多个省市地区。

请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离市、不出省,清明尽量在家过。

口罩一定要坚持戴

事实证明,不戴口罩、随地吐痰、近距离交流等,都有可能传播或感染新冠病毒。

外出时请佩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不聚餐,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每次洗手20秒以上,每次通风30分钟以上,每次吃饭使用公筷公勺。常备防疫物资,在家中多准备口罩、消毒水,外出时多准备口罩、免洗消毒液等。

祭祀安全教育

清明祭祀是传统习俗,但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请注意防疫、防火、防意外。

清明祭祀不聚集

多地已经发出倡议,在“非常时期”要减少聚集,减少扎堆,文明追思祭扫。

不管什么形式,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情感真挚,同样可以追思亲人。

文明祭祀树新风

祭扫时不要燃烧纸钱香烛,更不要在山林中点燃明火、燃放爆竹、乱扔烟头等。

可以通过敬献鲜花、网上祭祀等方式,替代传统焚烧祭拜,做到文明祭祀。

安全祭祀防意外

如果要进入山林,请前往安全、开放的地方。

家长要看护好孩子,不让孩子玩火,不让孩子乱闯。

不要在暴风雨天外出,以免遇上泥石流、山体滑坡等。

出行安全教育

遵守交通规则

走人行道,不闯红灯,过马路时注意过往车辆,不要低头玩手机。

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在马路上追车、爬车、强行拦车或抛物砸车。

远离不良场所

家长要做好监督,禁止孩子进入网吧、酒吧、游戏厅等儿童不宜的地方。

也不能让孩子参加不健康的娱乐活动,如打牌、喝酒、泡吧等。

防止被拐被骗

教孩子基本的常识,包括不与陌生人接触,不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带孩子外出时,不让孩子乱走,不让孩子离开视线,不将孩子交给不认识的人看护,不把孩子单独留在一个地方。

居家安全教育

注意厨房安全

放好厨房里的刀具、燃气灶、打火机、易碎品等,不让孩子乱摸。

放好厨房里的热水、热汤、烧热的锅和水壶等,小心孩子烫伤。

注意家电安全

不用三无电器,不改装插头,不乱拉电线,不用湿手碰电器,不用破损电器,不玩电器或电源,不超负荷用电,不在电器上乱放东西……

注意浴室安全

浴室里应该安装防漏电装置,并且做好防滑措施。

使用热水器时不能完全密闭浴室,而且洗澡不能超过20分钟。

注意饮食安全

春季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不吃生食,不喝生水,少吃不健康的食品,多吃水果蔬菜,均衡膳食。

防溺水安全教育

进入暮春,气温升高,不少孩子私自下水玩水、野泳,导致溺水悲剧频频发生。

家长不管多忙,都要对孩子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碰面必说,天天说,时时说!

防溺水“三不要”

不要随便捡拾掉入水中的东西;

不要在上下学途中或假期在水边嬉戏;

不要靠近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等地方。

防溺水“六禁止”

不私自下河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盲目下水施救。

防溺水“两必须”

必须学会自救——遇到溺水不慌张,尽量放松并躺平,保存体力等救援。

必须学会正确他救——请求路人帮忙,拨打报警,或者在岸上用竹竿、木棍、绳子等东西救助,把溺水者拉出来。

网络安全教育

如今,互联网诈骗越来越常见,并且屡屡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

家长要及时干预,正确教育,帮助孩子用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

不泄露个人信息

遇到需要输入个人信息的地方,叮嘱孩子不能随便输入,应告知父母。

不要在网上泄露自己和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学校及单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不要向他人转账

无论是游戏充值,向好友转账,还是被告知将钱转入某一账户,凡是涉及转账,一律拒绝。

家长要设置权限,不要让孩子接触有转账功能的APP,也不要告知孩子支付密码等。

不过度沉迷网络

放假期间,应约束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限制孩子浏览手机的内容。

多陪伴孩子,多丰富孩子的生活,不要让孩子沉迷手机。

合理安排假期时间

清明节时间不长,但不能虚度也不应荒废,家长应提前做好规划。

学习不能落下,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监督孩子每日完成一部分,不要拖到最后一天。

阅读不能落下,根据教育部推荐的必读篇目,每天陪孩子阅读至少半小时,养成阅读习惯。

体育锻炼不能落下,每天抽出一小时,和孩子一起打打球、跑跑步、游游泳,增强孩子的体质。

陪伴不能落下,家长平时再忙,也要利用假期好好陪伴孩子,不要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一天。

希望在这个清明假期里,家长能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

让孩子能够开开心心放假,平平安安返校,健健康康成长。

最后,祝您和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END—

图文:办公室

编辑:张宗鑫

审核:赵亚丽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