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插头 >> 插头发展 >> 正文 >> 正文

常态夜巡建立台账治理电动车违规充电,

来源:插头 时间:2024/1/12
后天的白癜风遗传吗 http://m.39.net/news/a_6569046.html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莫凡电动车违规充电问题,一直是消防隐患排查行动中的整治重点。无论是飞线充电,还是把电池拿回家充电,都会对自家乃至全楼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危害。针对这个问题,北京多个街道社区一方面加强巡查力度,另一方面也开辟了更多的正规充电点位。长期夜巡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晚上7点,手拿手电筒、身着“白纸坊消防”字样制服的年轻小伙霍元甲和朱震,开始了日常的消防夜巡工作。他们都是白纸坊街道大观园小型消防站的专职消防员,消防站附近的10多个居民院,都是他们巡视的范围。为消除辖区安全隐患,白纸坊街道联合辖区内大观园、半步桥、白纸坊三个小型消防站成立了白纸坊街道消防安全巡查队,由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统一组织和协调,开启了“白+黑”24小时巡查模式。从消防站出来步行不到5分钟,就来到了右内西街甲10号院。此时天色尚未变黑,小霍一眼就看到了10号楼5单元外悬着的一根飞线。旁边的一台电动车,充电插头就插在飞线垂下来的接线板上。从充电器的绿灯能看出,电动车的电已经充满。“一般正规的电池都有过充保护,但如果电池是私自改装的,过充之后就容易出危险。”小霍说,他们前段时间出的一次火警,就是去扑灭改装电池充电时引发的起火事故,“好在当时那个电池是在室外的充电柜里充,距离居民楼有一段距离,才没有引发人员伤亡。”既然看到了飞线充电那就必须得管,两名消防员沿着线找到了户主,说明来意后,对方立马承认了错误,赶忙到楼下把充电器拔了下来,并把飞线收了回去。甲10号院10号楼的西边就有充电柜,南边不远的右内西街7号楼楼下还有插线式充电桩。小霍和朱震又把他们出火警的经历讲了一遍,告诉居民下回一定要去正规点位充电。下楼之后天色已经渐黑,两名消防员走在夜色里,一边观察着楼下的电动车,一边抬头巡视居民楼的墙外。“那又有一根,看见没。”正说着,小霍拿起手电筒一照,8号楼的外墙上果然又垂下一根飞线,只不过楼下没有车正在充电。明明刚才没开手电筒,记者很惊讶小霍是怎么看到的,他呵呵一笑,“夜里走得多了,锻炼出来的。”“抱歉抱歉!是我家的!”一个正在散步的居民看到消防员正在检查飞线,赶忙过来解释。自家的车正在不远处的正规充电桩充电,这根线是之前放下来的,还没来得及收。看到居民的认错态度非常诚恳,小霍和朱震嘱咐了两句,继续往下一个院走去。“你们也在查呢?”在右内西街2号院,迎面走来的小区保安队长刘师傅认出了小霍和朱震。因为长期的夜巡,几人之间早已熟络。刘师傅这时也在做安全巡查,仨人就一起搭班走了起来。刘师傅介绍,小区车棚里原先就有充电桩,但一直被很多僵尸车占着位置。上个月,社区组织物业来了一次大扫除,总算把车棚充电口的位置腾出来了。记者在车棚看到,这里的充电秩序确实比较整齐。“楼下能充了,那大家肯定就不拉飞线了啊!”刘师傅和消防员把各栋楼走了一遍,确实没有发现飞线充电的现象。临近9点,巡查到右内西街1号楼时,小霍离得老远又看到了一根飞线。和之前的流程一样,找到车主之后,小霍告诉对方,旁边的3号楼就有充电桩,想充一定要去正规点位充。车主连连点头,承诺下回一定不再拉飞线了。“咱们如果光劝,但是充电的地方不给居民解决,那下次还会有问题。”小霍明显能感觉到,近一年来,他所管的这片区域,新建的充电点位已经越来越多了,拉飞线的情况也越来越少了。建立台账发现问题精准定位除了专职消防员,街道和社区也会参与到消防隐患的排查工作中。在新村街道就成立了一支“电动自行车清理小队”,街道平安建设办和社区的工作人员都是小队成员,晚上经常会在小区里巡查,电动车违规充电的问题也是他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