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这款飞傲FD5耳机似曾相识,就好像在哪里见过,但回忆了很久也没能想起。直到有一天逛微博时看到了一张图片才恍然大悟,原来大法家的Z1R也是类似的风格,金属味儿都超级足,所以给整混淆了。
以前觉得FA9是飞傲旗下最漂亮的耳机产品,但当看到FD5真机后我的想法完全改变了,男人对于金属材质的东西还是更缺乏抵抗力一些。好多外观漂亮的产品看久了可能会出现审美疲劳,但如果材料运用得当的话,就很难产生腻歪的心理。飞傲FD5就是这样的一款只需一眼便能爱上它并长期想要拥有它的金属耳机产品。
无论从工业设计、生产制造方面,还是从技术研发、材料应用方面,飞傲FD5都堪称高标准耳机的典范之作。它不仅外观喜人,音质表现也是可圈可点。所以在产品发布会前的价格有奖竞猜活动上,绝大多数媒体老师以及音频发烧友们都猜错了,而且平均价格猜高了元左右(评测机在发布会前就已经寄达媒体手中)。这也从侧面说明了FD5耳机的综合表现实力,的确不容小觑。
FD5耳机有着收藏级的工业设计水准,它的背板纹路十分特别,像一把琴的琴弦,也像音乐五线谱,能让人产生很大的想像空间。所以这款耳机还有个中文名叫“五线谱”,另外也有个英文名叫“Stave”。当然我个人觉得都不如“FD5”的标识性强,毕竟以F打头的型号命名已经成为了飞傲耳机系列的特征。
整个耳机的腔体采用了不锈钢,通过CNC工艺一刀刀雕刻铣洗了出来,可以说费工又费料。然后再经过四轮由精到细的全手工打磨抛光,最后使壳体表面呈现出特殊的“显影”效果,在不同光线下,会呈现出镜面或哑面两种不同的色泽,质感和观感都十分出色。也正因如此,本文的配图可能会有一些怪异。日常白天的自然光线下,FD5的真实颜色更接近于下图效果。
我欣赏FD5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它是一款纯动圈驱动的耳机,这年头动圈小耳机本来就少,表现优秀的更少。大趋势都是多动铁单元或者混合单元,因为更容易得到个性化的音质,频率响应范围也能做的很宽很宽。相比之下单动圈耳机在腔体设计上、振膜材料应用上都十分考验工程师的水平,好的音质需要反复不断试错,需要长时间的打磨,十分费力,所以现在型号是越出越少,我今年评测过的耳机95%都是动铁或圈铁,因此当拿到FD5真机时感觉特别的欣慰。
FD5的动圈驱动单元直径12mm,振膜部分采用了DLC类钻石球顶镀铍工艺,还有磁通量高达1.5特斯拉的N52强磁铁以及日本CCAW铜包铝音圈,整个系统的换能效率非常高。我们都知道铍的质量超轻,刚性和韧性表现又超好,用在振膜上能呈现出超高的灵敏度和绝佳的瞬态响应,其高音还原精准,声音层次感好,听起来清澈透明,所以通常被应用在高端耳机和扬声器单元上。
关于DLC这里多说两句,这是一种非晶质薄膜,也就是说没有固定的结构形态,主要组成部分为碳元素,里面还会根据所需的特性添加进其它的一些元素。DLC本身具有高硬度和高弹性模量以及低摩擦系数的特点,材料也十分耐磨,用作振膜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分割振动和高频的谐波失真。而在其表面镀上铍以后,整个声音的素质又能再跨进一大步。
尽管佩戴上FD5属于入耳式,但它却是一款半开放式耳机,腔体有透气孔,除了能够快速泄压外,配合腔体的内部构造也能增强低频扩散力,从而进一步降低低频失真,并减少低频驻波,让声音的听感更加纯净。
FD5不仅能换线,还能换导音管。官方提供了大小两种不同口径的导音管,其实小口径的导音管是为安装三节套准备的,满足一部分特殊耳廓用户的佩戴需要。当然了导音管的不同也会造成声音的细微变化,相比之下小口径导音管的低频量感会稍多一些。
还有一个设计我特别喜欢,那就是耳机线可自由更换音频插头了。这是飞傲的首例,以后可能会逐渐普及吧,总之很好用,尤其对于手上有多台不同型号播放器的用户,在3.5mm单端、4.4mm平衡、2.5mm平衡三个规格上切换自如。
飞傲FD5耳机部分的设计亮点就是以上这些,下面再来看看产品的包装和配件。
未拆前的盒子是有一层塑封膜的,在气质这一块FD5的包装不输FA9,都能给人高端的感觉,当然了本身也都是高端的定位,FD5是飞傲目前最高端的动圈耳机。
里面的设计很用心,金属壳体本身也怕磕碰,所以两只耳机有独立的放置空间,还有海绵裹覆,保护工作做的到位。
配件大厂的本色在这张图上暴露无遗,仅耳机套就有13对之多(其中一对装在了耳机上),除了尺寸不同外,耳套的材质也不完全相同。
配件数量和质量都很壮观,图片上一目了然,就不分别介绍了,只说说我觉得有意思的。其中的黄色夹子有看到吧,先猜猜它是干什么的。好了直接揭晓谜底了,它的用处是方便拆MMCX插头,你有想到吗?别小瞧了这个小夹子,它的来历可不简单,是从日本Final手上定制来的,价格真的不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网上搜搜,总之售价会让你大跌眼镜的。
这是飞傲新设计的皮质收纳盒HB6,造型和质感就不用文字说了,图片上很直观,比水晶盒上档次多了。
里面的分存结构感觉就是为FD5量身定做的一般,把两个金属腔体独立存放,避免了相互间的碰撞和磨损。此外里面柔软的绒布无论对线材还是对插头也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随机的线材也比较讲究,采用了八股高纯度单晶铜镀银线通过Litz利兹结构编绞在一起。线材质地相对柔软,所以不会有明显的听诊效应。
可换插头一共有三个,其中4.4mm平衡忘拍了,配件大全图片里有,如果不是大法播放器用户,4.4mm平衡相对用的比较少,玩平衡现在2.5mm规格的通用性更强一些。这个插头有防错装设计,无需担心声道接反,只要能正常插进去,然后螺丝旋紧就行。
FD5的声学设计借鉴了音响上的相位锥技术(这里叫声学棱镜技术),在振膜球顶结构的前端贴近球顶的位置安装了圆形或锥形装置,能够增强超高频的扩散和相位调节功能。其原理是当振膜在前后运动时,由此产生的声波向外辐射形成声音,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声波都直接向外扩散,部分声波将在振膜上经过交叉反射后才到达聆听者的耳朵。由于这些声波在同一时间产生但却在不同时间到达耳朵,所以形成了驻波失真,而声学棱镜装置能够快速将二次反射波发射出去,从而减少了迟滞时间,防止了高频驻波和交越失真。
最后聊聊飞傲FD5的音质表现,从耐听度上来说,它比很多动铁耳机都要好,声音听起来没有明显的攻击性,三频十分均衡,音染也特别少,大多时候都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FD5并非走素质流路线,而是强调音乐性的表达,拿它听古典再合适不过了,味道很纯正,尤其拿来听大提琴,饱满的音色、适度的泛音,真的是一种享受。
最近我在玩MQA,用FD5听了一段24bit/.8KHz的母带,简直爽翻了,所有的注意力都随着音乐声在大脑中迅速构建演奏的现场,根本来不急去品评高中低频段的表现,闭上眼睛的瞬间就仿佛坐在了音乐厅里,感觉太真实了。以前用HD听开盘带也是类似的体验。我换了某4动铁单元耳机(5K价位)重听这首曲子,发现意境全变了,感觉给声音做了PS效果,高频变得华丽了,同时也变得有点儿假了。对于低度烧友来说听起来可能也很爽,但对于老烧们来说肯定是更喜欢FD5的那种真实声音,听起来自然天成。
FD5的声音有几个特点,一是人声离得比较近;二是中频氛围感好;三是高频没有任何毛刺;四是低频十分迷人。很少有能将高频和低频同时做到位的单动圈耳机。在这款产品上我看到了一个调音更加成熟的新飞傲。希望保持住,下一款产品也按这个味道来。
这年头不给产品挑点儿刺总担心有人说文章避重就轻,但我来来回回仔仔细细听了一周多时间,还真没发现FD5的声音有啥遗憾,尤其得知了它的售价,就更挑不出毛病了。当然前面我也说了,这是一款音染极少的耳机,加上三频特别均衡,所以也没有惊为天人的表现。听起来只是自然大气舒服,但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全文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