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我慢慢说,你慢慢听。先看一下这个插头,是不是很熟悉▼
没错,当年我国的电器全部都是这种插头——不过很可惜,这个插头是美标插头。在大量电器都在使用两脚插头的年代(即使有三脚插头的电器,我国也没有地线,所以还不如降低成本使用两脚插头),我国率先采用了这种设计,这是个历史原因——当时我国大量的电器还是来自美国(缴获而来)。
除了这一点以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种插头很适合当时的中国,那就是——便宜!插脚的形状只有三种:扁的、圆的、方的。哪种用料最少?哪种模型最容易制作?哪种插座最容易匹配?
很明显,就是这种扁插头。而且当年的插头没有图中的那么厚,它是很薄的。所以,在没有钱的前提下,想要大量普及电器,同时又要降低成本,这种插头似乎是最合适的。
这里插一句嘴,插头上的小圆孔,作用是插入插座以后,插座里的弹簧片有两个小突起,正好卡到小圆孔里,这样就更结实了。但是小圆孔的存在导致整个导体变小了,影响导电率。因此后来的国标中取消了小圆孔的设计,相应的,提高了插座内部弹簧片的硬度,同时增加了插脚的厚度,用更强有力的“夹住”,代替了小圆孔的“卡住”。
两脚插头的问题解决了,三脚插头的问题怎么办呢?美标的三脚插头是这样的▼
下面两个插脚和两脚插头一样,第三个插脚是圆形的——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呢?又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有时间了我在头条号文章里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