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插头 >> 插头资源 >> 正文 >> 正文

聊一款便携笔记本的好拍档

来源:插头 时间:2022/6/19

最近测电脑的时候发现一个现象,有些超轻本看起来非常的便携,机身重量甚至不足1kg,而一些主打轻薄的高性能笔记本,也能做到2kg以内。

但是一考虑到出门携带还要带上适配器,那些动辄~g的大功率“流星锤”瞬间让笔记本本体的重量优势消磨殆尽。

这时候很多人就会问:能不能用一款小巧轻便的快充适配器替代原装适配器,最好重量还能不到g,重新保证便携性呢?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搞来了一款支持W充电的氮化镓笔记本充电器:

倍思GaN2FastChargerW

左滑看侧边

机身左侧

机身右侧

它的配置如下:

高通QC5认证

支持QC5、QC4.0+、PD3.0、PPS等快充协议

体积67x30x55mm

重g(含线重量:g)

官方售价元

它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1,体积小巧,折叠脚方便携带

2,快充协议支持丰富,最大W高功率输出

3,高通QC5认证,充电安全背书

缺点!

1,只有单口,不能够同时多设备充电(有多口版本可选)

2,相比起传统适配器表面温度较高

3,DC口老笔记本设备充电需额外购买诱骗线

倍思GaN2FastChargerW标配了一根USB-CtoC的电源线,大家可能会担心是不是只有支持PD充电(USB-C口)的笔记本才可以用,传统DC充电就与它失之交臂了呢?

事实上倍思为了让更多老式笔记本都能用上这么小巧的适配器,还专门生产了CtoDC的诱骗线,包括CtoDC圆口款和联想方口款,满足新老笔记本充电类型。

1,需要一个更加便携的笔记本适配器

2,对W功率充电有需求

3,没有多设备同时充电需求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相比起传统的95W适配器,倍思GaN2FastChargerW的体积要小巧很多,几乎只有一半大小。而相比起体积接近的苹果MacBookAir30W适配器,它的功率远远超过苹果,达到了最大W的PD输出。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倍思还对它进行了全方位安全性保护,提供了过压保护、过流保护、过功率保护、静电保护、短路保护、温度保护。

单机重量

含线重量

除了体积优势外,倍思的另一个优势就是重量,在不含线的情况下,它重g,约等于一台iPhone12Pro,即使加上线材,也不过g,还不到一台12ProMax的重量,出行携带几乎不会增加什么负担。

插头收起

插头打开

为了近一步减少携带时的体积,倍思氮化镓的插头采用可折叠设计,折起后与机身平齐,形状更加规则,也能防止放在背包里划坏其他物体。

充电时,机身角落的指示灯将亮起,发出淡淡的蓝光,在夜晚充电也不会刺眼。

说了这么多外观和便携,它的W充电的兼容性和充电速度究竟如何呢?

我们找到了身边支持PD充电的各品类电子产品,其中有轻薄本、游戏本和iPhone、iPad,看看大家的充电兼容性以及功率和时间。

轻薄本方面,我们采用inteli3处理器的MacBookAir,电池容量49.9Wh,原装适配器30W:

功率总览

功率缩放1

功率缩放2

MacBookAir虽然官方给配的是30W的适配器,但实测输入功率可以达到35W以上,接近40W。

但不知道是不是苹果的充电策略比较独特,它的功率曲线处于一个十几秒一波动的周期,并且一直持续到充满电,电压保持在19.5v左右,充满总用时2小时23分钟左右。

游戏本方面,我们使用重量级嘉宾,ROG的魔霸新锐游戏本,支持WPD输入,电池99.9Wh:

可以看到,ROG魔霸前期几乎保持了19.5V5A的大直线,保持90W以上的功率,50分钟后功率降到45W,1小时10分钟后功率开始下降至充满的30W左右,充满总用时仅1小时30分钟。

除了传统笔记本,苹果的平板电脑我们也试了一下,iPadPro电池容量29.37Wh,采用USB-C接口,支持最大30WPD充电,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充电曲线图:

iPadPro在前45分钟都可以保持28W左右的输入功耗,此后逐渐下降至1小时的18W,在1小时20分钟左右开始降低电流,但电压维持在15V,逐渐进入涓流状态,最终2小时充满电。

最后一位参赛选手是我们的“五福一安”iPhone12Pro,电池容量mAh,最高支持20WPD充电,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充电曲线图:

可以看到,iPhone不愧是iPhone,除了前十分钟的功率能够保持在15-20W左右,25分钟后功率直接下降到10W,45分钟后由PD的9V档位转换成经典5V1A,功率保持在5W。

1小时后直接进入涓流充电,功耗不足5W,充满总用时1小时40分钟左右。

经过四种类型电子产品的充电测试,我们对倍思的充电兼容性放心了,无论是20W以下的手机,还是上至W的游戏本,都可以以较快的速度,甚至超越原厂的充电速度(我没有暗示苹果)充满电。

而在充电发热的表现方面,我们选取了W输出过程中和40W输出过程中的表面温度,给大家一个直观的参考:

注:国家标准对充电器表面温度要求:≤95℃

40W正面温度

40W背面温度

W正面温度

W背面温度

总的来说,40W时的充电发热基本无感,但是W时,表面最高温度超过70度。

氮化镓充电器由于体积小巧,内部紧凑,发热高于常规的大体积适配器,应尽量避免在拥挤不通风的地方使用,好在氮化镓本身耐高温,这点热量对它来说无论是稳定性还是安全性都不会受到影响。

那么这款体积小巧,兼容性好,拥有多重充电安全保障的设备如何能够以一个优惠价格买到呢?

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争取到了在倍思京东自营店以元的粉丝价格购买的机会,优惠持续三天。(4月12日-4月14日)

只需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跳转京东,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