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插头 >> 插头发展 >> 正文 >> 正文

乾龙盛QA361随身播放器,瑞弦SWD2

来源:插头 时间:2023/4/9
治疗白癜风的方子 http://pf.39.net/bdfyy/bdfyw/150208/4575144.html

最近事情比较多,玩了很多东西,写的很少。新年新气象,趁着放假写两篇吧,也驱散一下懒病。这次来晒一晒乾龙盛的QA随身播放器和瑞贤SWD2+、BloxTM9两款平头塞。

1.乾龙盛QA

QA也算是去年下半年比较热门的一款播放器了,我是11月份玩的这款机器。

乾龙盛之前的QA无论做工还是外观都比较“工程师风”,不怎么像正经的商品。在这方面好得多,使用了挖铝外壳,前面板使用CNC切割制造了多个斜面,下方的按钮不再是独立的小圆钮,耳塞一个方形的十字键搭上一个中央的按钮,整体看起来稍微多了一点设计感,虽然算不得时尚,但至少像个正经商品了。

的背面上部是quloos的logo,底部一些信息。整机做工相比有着质的飞跃,只能说用料扎实外壳坚固,但细节上并不算精致,而虽然外观不算时尚,但做工很精致,背板镶嵌严丝合缝,正面的十字键和按钮也十分平整,先不说别的方面,至少做工能达到一线的水准了。

机身左侧是TF卡槽,未设卡槽盖,优点是换卡方便,缺点是强迫症患者看着这个口子会比较难受,另外就是容易进灰。从能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机器的正面每条边都切割出了一个斜面,其余每条边每个角都做了圆滑打磨或者二次倒角处理,工艺还是比较精细的。

机身的右侧从下到上分别是电源开关、锁定键、菜单键、音量+-按钮,电源开关和锁定键为拨动开关。

机身底部从左到右分别是3.5mm耳机、3.5mm平衡耳机孔、3.5mmlo/coax接口、USB充电/数据接口。这个USB口使用了type-c插头,但比较残念的是只支持USB2.0,鉴于这机器的tf卡插拔很方便,拷数据还是拔出来用usb3.0的读卡器来读写吧。另外就是并不支持usbdac,现在基本上播放器都支持usbdac功能,不支持还是有点遗憾的。

机器自带的皮套做工蛮不错,与机器贴合很紧密,手感也很好。左侧给tf卡处专门留了开口,方便换卡。

机器右侧M键和音量键没有开口,电源开关和锁定键处留了开口。

QA虽然外观上好看了一些,但是依然延续了的单片机系统。这个系统优缺点都比较明显,优点就是开关机飞速、反应迅速、系统稳定,缺点是功能单调、界面简陋。简单的系统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刷系统非常快,几秒钟就能完成,刷系统操作也很简单,可以在卡里放好几个系统文件,在wav纯净版以及其他版本的系统中快速切换。

之所以使用这么简陋的系统,是因为乾龙盛认为单片机这种纯净的系统能获得更好的声音。qa的声音在同价位确实不错,有比较良好的密度和两端延伸,素质上无疑很出色。不过它的整体声音还是整体偏现代风格一些,显得比较清晰,略有些清冷,更像而不是le,个人觉得略有些缺乏感情,相比之下我更喜欢mojo和,韵味和流畅度都更好些。推塞子的话我个人更喜欢递增益、低电流、醇厚、缓降的听感。

它的平衡输出口驱动力比较出色,双高输出在驱动一些便携头戴时也有很好的表现,像dt这种不太吃电流的耳放推起来瞬态和低频都不错,当然硬上全尺寸头戴还是不可取,效果不尽如人意,hd这种不算太难搞的头戴推起来还是比较干瘪。单端就比较温吞了,驱动力比较一般,比平衡口糊一些,但更柔和的风格我觉得听流行反而更顺耳一些。

总体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机器,非常流畅的操作,非常灵敏的反应和飞快的开关机速度和十分稳定的系统,以及同价位里比较出色的素质;与之相对的是相对一般的外观,简陋的系统,单调的功能和相对有点性冷淡的风格。这种机器就属于要么比较喜欢要么不喜欢,少有骑墙派,看自己需求而定吧。

2.瑞弦SWD2+

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平头塞的,它在自然的听感和便利性上取得了一定的平衡。目前我接触过的平头最喜欢的还是宇音的ok1,但那货实在是太难搞了,不上台完全发挥不出来,但都上台了,我还听个小耳塞作甚?高端耳塞不求手机就可以推好,但起码要随身能搞到不错,这样才有意义。这年头坚持做平头,尤其是高端平头的厂家不多,水月雨是一个,森韵是一个,瑞弦是一个。

瑞弦的SWD2+算是他家的前旗舰了,售价元。他家又新出了D3,定价。这两年HiFi新品价格都是节节攀升,我感觉我越来越玩不起了

这塞子我是跟朋友借来玩的,只有个裸塞,没有包装。SWD2+的耳机线用了铜黑两色的线混编,说实话这配色我看着有点诡异。。。

SWD2+的腔体使用了和pk1、大黑一样的模具。这款耳塞配色选用了枪灰色,带着点金属光泽。和ok1与大黑不同的是它的两个泄压孔只开了上面那个。

我手里这条是2.5mm插头的,插头后有段弹簧保护,防止线材折断。中间的分线器也是金属的,没有束线扣。

和大黑放一起对比,整体来说还是大黑的做工更好一些,大黑看起来更像正常商品,而swd2+的diy气息更浓。

作为一款高端平头,SWD2+是不怎么好对付的。手机直插推起来比较干瘪,虽然能响但并不好听。上了1k左右的随身如果有平衡口一般能把声场撑起来,但低频和瞬态不要期望太高,听听流行是可以的。有一定推力的随身比如mojo、平衡卡则可以发挥的不错,该有的基本都有了。而要想榨干潜力,还是需要上台,这塞子的潜力也挺大的,还是需要一定的推力,不过不算太苛刻,随身上的表现还是可以接受的。

风格方面,不同于花洒的华丽妖冶,大黑的柔软蓬松,SWD2+是比较一本正经的声音,整体来说算的上中正,没有太强的倾向性。整体密度不错,线条感比较强,低频比较出彩,瞬态和下潜都比较出色,凝聚力也很好,但氛围感稍弱一些。人声位置属于正常偏远一点,不算热情,听流行没有听古典更带感。美中不足的是,这塞子声音还是稍微有点紧绷,欠点宽松,久听还是有点累。

总体来说SWD2+是一款不错的平头,调音算是相对万金油的类型,听管弦乐比较带感。它对推力有一定的需求,手机和入门随身是hold不住的,需要推力大些的前端才好。喜欢平头塞,有不错前端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3.BloxTM9

Blox的TM9是一款比较冷门的塞子,是泰国的一个牌子,小伙伴好像是从head-fi上看到的这款耳塞。这耳塞定价刀,7刀运费,到手不到2k。

tm9使用了经典的mx公模。不过说实话这个模具我觉得没有大黑的那个舒服,戴久了耳廓会疼。

这条耳塞是2.5mm插头的,分线处就用热缩管套了一下,也没有束线扣。

这耳塞的推力需求介于SWD2+与大黑之间,不算太吃前端的素质,入门随身推起来我觉得是能听的,但还是有个中端随身来推会更合适。

这耳塞的声音其实还是挺不错的,声场横向比较大,纵深还可以,解析比较突出,两端延伸出色,中频比较近,低频扎实快速而且量大。同为偏人声的塞子,tm9和大黑偏柔和宽松、注重韵味和氛围感的风格不同,更偏重解析、速度和爆发力,味道和氛围感比较淡,大黑更适合听亚洲流行,tm9则更适合欧美流行的风格。较高的解析和比较多的低频带来比较爽快的听感,一耳朵容易抓人,但这同时也是这塞子的缺点,就是容易不耐听。

以tm9的风格来说,搭配qa就不太合适了,mojo算是中规中矩,搭配这种宽松有韵味的耳机最佳。整体来说这耳机不错,不过倾向性比较突出,加上又比较冷门,有机会玩玩是不错的,考虑到玩hifi都比较折腾,进进出出很频繁,这种不容易出手的还是不做推荐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238.html